在宁德公交的工作圈,流传着这样一句话:“坐郑师傅的车,安全感比安全带还牢靠!”从售票员到驾驶员,再到车队长,宁德市公交公司的郑诗斌用20年时间把自己活成了“行走的公交教科书”——卖票时数钱比点钞机准,开车时方向盘比修表匠的手稳,管车队时眼睛比监控探头尖。
2005年的宁德街头,老式柴油公交车喘着粗气爬坡时,24岁的郑诗斌正挎着售票员标配三件套:装零钱的帆布包、擦汗的毛巾、泡着胖大海的塑料水壶。夏天车厢温度飙到40℃,她却坚持把工作服扣子系到最上面一颗:“穿工作服就要有工作服的样子,乘客看着才安心。”
当年售票员的日??氨?/span>“人肉计算器”:1元票价时代,每天经手上千张毛票。别人数钱靠抖,她数钱像“弹钢琴”——食指一捻就能分出五张纸币。老同事至今记得,她甚至会在雨天后特意把湿漉漉的硬币擦干再找给乘客:“钱沾了水容易数错,乘客摸到也难受。”
7年间,她的帆布包磨破了3个,胖大海喝掉了10多斤,但售票记录始终保持“双零”战绩:零误差、零投诉。曾有乘客打趣:“小郑啊,你这强迫症该去看医生!”她笑着回到:“我这叫职业素养,治好了还怎么当劳模?”
2011年宁德市首批女驾驶员的身份让郑诗斌迎来新挑战。考官看着身高1米58的郑诗斌直摇头:“开公交车要扛得动方向盘,你这小身板...”结果路考当天,她开着10米长的大家伙,过限宽门时左右后视镜误差不超过10厘米,把考官看得直竖大拇指。
从此20路公交线上多了个“移动风景线”:手握方向盘,她把“慢”字诀刻进每个细节,别的司机途经学校踩脚刹车意思意思,她提前30米就开始降速;遇到斑马线必停车挥手,等老太太颤巍巍走完再起步,被乘客戏称“宁德礼让行人宣传大使”。有次暴雨天,她愣是盯着后视镜里追车的上班族,硬生生多等了15秒,结果被全车人点赞:“郑师傅这眼神,比我家猫逮老鼠还准!”9年安全行车45万公里,她心里牢记:“快1分钟不如稳60秒?!苯痪拥魅∷男惺患锹际闭鹁恕挥幸淮纬?、没吃过一张罚单,连车轮都没压过实线。“她这车开得,比我们画科目二考试线还标准!”交警惊叹连连。她驾驶的20路公交化身“城市脉搏”,串联起火车站与城区的温情纽带。2018年寒冬深夜,她发现独坐车厢的迷途老人,主动联系派出所护送回家;2020年台风天,她蹚水探查积水深度,为后续车辆探路......这些藏在行车日志里的暖心故事,让“最美女司机”的口碑传遍街巷。
2020年升任车队长后,郑诗斌把二十年的“马路智慧”凝成了一本安全驾驶“要决”:查车要“细”;叮嘱要“耐”;应急要“专”。教徒弟看路口得学会“预判三秒后”,过窄巷要掌握“后视镜折叠术”,连雨天刹车都总结出“点刹节奏口诀”。靠着这套“零事故”复制法,她带领的6条线路年客运量超800万人次,投诉率同比下降62%。
二十年春去秋来,郑诗斌把最美好的年华铺展成城市的流动风景线,用敬业与奉献诠释着新时代公交人的责任担当。那枚别在胸前的党员徽章,始终在十米车厢里闪耀着温暖光芒。